同樣住了三五年,為什么有的人家看上去依然空無一物,而有的人家就特別顯亂?
是人家會整理,是人家柜子多?是也不全是。今天,我們就來講講,如何讓家住十年也不顯亂的方法。
丟掉極繁的設計元素
十幾年前,土歐風幾乎席卷了全國網友的家。
千篇一律的歐式壁紙、吊頂,夸張的吊燈、家具,再搭配紅藍相間的彩燈,還有爸媽精心為各種家電準備的蕾絲小外套……只有更土,沒有更豪。
圖源:網絡
住在這樣的家里,整理得再好也讓人眼花繚亂,自然少了“天然去雕飾、清水出芙蓉”的清爽。
所以,不出所料,大家很快就厭倦了!土歐風快速走下神壇,被北歐、極簡所代替。
最近,在小紅書上甚至流行起“家徒四壁”風,另類的極簡。
圖源:小紅書截圖
復雜的裝飾
無論壁紙、窗簾、地毯、沙發(fā)、四件套,還有五顏六色的特種玻璃、異形瓷磚,都不要復雜的花紋,越是瑣碎的花色,越覺得凌亂。
到了夏天,讓人更覺悶熱,室溫都跟著憑空升高好幾度。
圖源:網絡
裹亂的線條
是我們頭也不回要放棄的第二個裝飾,吊頂、各種門的線條,瓷磚的腰線、波打線……
顯亂的裝飾都有個共同的特點:小而密=雜又亂!
實在喜歡,就整體風格搭配,否則不顯亂的家和這些裝飾不能魚和熊掌兼得。
舍棄笨重的家具
大件家具,本身就很笨重、占用空間。
如果不是大戶型,擺在房間里,看上去滿滿當當,有時甚至讓人無處容身,影響居住者的活動范圍。
想在這個房間自由行走幾乎不可能,碰腿是一定的
▼
這種情況下,稍微多出點東西,就亂到沒法看。
所以一般家庭,尤其小戶型,要學會給家具“瘦身”。
高挑的細腿、瘦窄的扶手、更薄的臺面等,都是小戶型選家具可以參考的。
家具選購盡可能提前,避免后期別因為好看,讓空間去匹配家具,而是根據生活舒適度,讓家具去匹配空間。
放不下妃位就選擇舒適的三人位,放不下電視柜就在墻上做懸浮隔板,丟掉大茶幾,丟掉榻榻米、丟掉又大又沉的秋千椅……
使用可移動電視支架,平時收起電視,客廳活動范圍大了2倍。
▼
水平保持一致
在設計階段,單個空間的物品,在水平面上保持一致,也就是說,讓一些顯眼的大件在一個高度。
比如,臥室的床可以和矮柜,或是落地窗臺保持同一高度。
如果床比窗臺和柜子矮,就會先看到床再看到窗臺,視覺發(fā)生階梯性跳躍,東西多了會有滿的感覺。
而相反,如果床和窗臺一樣高,一眼看過去,沒有視覺的轉換,就會給人整齊劃一的感覺。
同理,客廳的落地窗和電視柜、沙發(fā)等,也保持一個高度,物品間形成一個平面,會讓人覺得很規(guī)矩。
上述方法是選購物品需要注意的事,但即使這個條件滿足了,如果床、窗臺、沙發(fā)上有很多雜物的話,看起來還是亂。
比如餐桌、茶幾、廚房、書桌、浴室柜臺面等,都不要擺放閑雜物品。
用大而空的臺面作為空間的焦點,吸引視線,就會覺得整個空間都比較干凈。
有島臺的平面,即使下方收納書籍,看著也很整齊
▼
再就是,瓷磚地板通鋪,門口不放地墊,讓地面盡可能完整地展示出來,將空間化零為整,分割的模塊越少,看上去越整潔。
一進門,沒有凌亂的雜物,一切盡收眼底。
豎向空間立體整合
和水平面的處理不同,豎向空間更多地要把關注點落在怎么使用和規(guī)劃上。
首先,要讓墻體、柜體、屋頂表現(xiàn)得更簡潔化。
嵌入式設計
入墻式水龍頭、花灑,無主燈等,裸露在墻體和柜子以外的東西要么少,要么小,容易被“無視”。
同時,管線也被很好的地隱藏在墻體里,自然看著不亂。
而嵌入式家電,壁龕等,則是讓物品不超出墻體或柜體的厚度,眼睛先看到整體,再看到細節(jié)。
相比開放式的隔板,壁龕就顯得更整齊。
墻面局部深色
讓人感覺空間更有層次,延伸了墻面的縱深,屋子更顯寬闊。
同一個參照物,會增加物體和墻面之間的距離感。
空間多用
東西越住越多,這是家家都有的難題,不間斷的快遞、寶寶成長添置的物品,爸媽舍不得丟掉的舊物,自己喜歡的工藝品……
一家人的“衣、食”都要在這個“住”里解決。
住的關鍵就是空間利用,很多地方都是可以多功能應用的。
如浴缸側面、馬桶上方、卡座底部、樓梯下方、床底下等,都可以做為儲物空間。
圖源:《家的整理》截圖
有條件,做個衣帽間或是儲藏室,一個空間,多種功能,哪怕只有1㎡,家里大大小小的東西,都交給這個收納巨獸,門一關,里邊再亂也不影響外邊。
圖源:網絡
弧面轉角,錦上添花
雖然這部分對家里不顯亂不會起到決定性作用,但絕對是可以出彩的地方。
空間過度
比如,扮演空間過度角色的墻面,直角墻角的線條筆直,顯得有些生硬,如果做成弧面效果,空間起承轉合會更絲滑,更順暢。
視線隨著弧形移動,會給整理好的室內空間錦上添花。
圖源:網絡
如果是陰角做成弧形,還省去了墻角積灰的煩惱,清潔起來更方便。
除了墻面,吊頂、窗套、埡口等也可以嘗試弧線設計。
顏色過度
色彩對空間的影響不可小覷,想要房子不顯亂,單個空間所有裝飾物的顏色最好不要超過三種。
因為很多平常用的物品包裝,就已經五顏六色了,尤其是孩子的東西,玩具、讀物等都色彩豐富。
同時要注意顏色搭配,墻面、地面和家具的顏色色系相近,則更具整體效果。
裝飾畫、地毯、沙發(fā)都是同色系的
▼
學會隱藏技巧
最后一個方法十分巧妙,東西能收則收,高頻率使用或不能收的,就要學會把他們藏起來~
比如中央空調,出風口的位置很重要,臥室一般都留在房門的上方,或是做個假墻,與柜子結合在一起,從門口看,不抬頭根本看不見。
客廳做局部吊頂,不影響制冷的前提下,也盡可能把出風口留在不容易被發(fā)現(xiàn)的地方;和吊頂結合,還不占用層高。
陽臺的內墻,絕佳的隱藏空間,做定制柜,收納清潔用品,超能裝;放洗衣機、電腦桌,當成家務區(qū)、辦公區(qū)。
衛(wèi)生間的電熱水器,可以選擇安裝在吊頂里,放在衛(wèi)生間門上方,比直接安裝在馬桶上方和淋浴區(qū)好看多了。
廚房小家電,常用的往往會擺在臺面上,尤其是電水壺,拿走了壺身還有底座留在那。
設計可遮擋空間,把這些小家電都疊起來放,也可以隱藏在柜子、大件電器的后邊,用著也順手。
利用定制柜或墻體,留出隱藏小家電的地方
▼
最讓人頭疼的是,亂糟糟的各類電線,有些用了心思的家具,如書桌、床頭柜等,自帶隱藏電線的設計,統(tǒng)統(tǒng)用起來~
帶抽屜蓋板的床頭柜,蓋板可以遮擋電線
電線收納盒,擺在桌面上,也是極好的。
總之,我們不追求極致的“空無一物”,也拒絕把家斷舍離成真正的“家徒四壁”。
畢竟,沒人居住的樣子,難免少了生活的質感,也少了充滿生機的煙火氣。
但我們喜歡簡潔而不顯亂的家,不僅看著舒服,住起來也舒服!